
騎腳踏車去菜市場買菜途中,不小心與其他人發生車禍?該怎麼賠償對造呢?
現在交通越趨多元化,路旁常見UBIKE腳踏車,騎在路上仍是須遵守交通規則,除此之外,騎乘時有發生車禍之風險存在。
平常出門開車或騎機車,都是有強制汽車責任保險和第三人責任保險可以投保轉嫁車禍風險,殊不知今天是騎腳踏車出門,卻又碰到車禍,而這風險該透過什麼險種轉嫁呢?又該如何規劃這個險種呢?
騎腳踏車出門會面臨的風險
其實就跟騎機車和開車出門所面臨的風險一樣,但最大的差異是,腳踏車並無車牌可以供投保車險(像是強制汽車責任保險和第三人責任保險等險種),那到底有沒有險種可以供平常騎乘腳踏車這種無法投保車險的交通工具轉嫁風險呢?
答案當然是「有的!」
其實可以透過『個人責任保險』或『家庭綜合責任保險』規劃的方式轉嫁相關風險。這兩個險種主要的給付方式和內容是一樣的,都是轉嫁平常日常生活失慎造成他人受傷和財物損失時,可以賠償給對方的一個險種。
有買這個家庭責任保險了,可以不要再買貴貴的車險嗎?
這邊講的個人或家庭責任保險,主要給付是針對日常生活失慎造成他人受傷和財物損失,提供賠償予對方的一個險種,但是該日常生活方式,本身就有自己獨立險種可以轉嫁,仍需以投保該獨立險種來轉嫁風險。
舉例來說,最近很夯的【微型電動二輪車】,在之前並無強制至監理站辦理車牌附掛的,但是目前已經納入須強制附掛車牌且須投保強制汽車責任保險,因此已經附掛車牌的【微型電動二輪車】,目前是可以投保強制汽車責任保險和第三人責任保險的,所以就不可以透過個人或家庭責任保險來轉嫁使用中失慎造成他人受傷和財物損失的風險。
該怎麼規劃呢?

目前的規劃上,可以透過以下幾個方式規劃:
車險保單附加方式
可以使用機車或汽車,來附加家庭綜合責任保險,他會綁定一個地址,戶籍設籍在這個地址以下的人員,可以享有這個險種的保障。
個人傷害險保單的附加方式
購過投保個人傷害險的專案,部分專案都會含有個人責任保險的保障在其中,唯一需要注意的是否有自付額的限制。
其他產險的保單附加方式
投保住宅火災或地震保險等這類其他財產的保險專案,部分專案亦會包含家庭綜合責任險的保障。
賠償給對造時跟車險的給付有什麼不同?
車險
車險是屬於分層給付的概念,強制汽車責任保險→第三人責任保險→超額責任保險,除此之外,還有其他獨立險種,像是失能增額等。能否能賠償給對方,需視自己車險的投保項目內容而定。
個人&家庭責任保險
單純一個保險金額,概括所有保障,在額度內,可以理賠對方受傷和財物損失內容。
保險規劃好,風險沒煩惱
透過專業人員將常見的風險一次考量完,用最低保險費完成各種保單規劃。
俗諺說「有保無險」,意思是通常保了不太會碰到風險,反而沒投保時,卻一直碰到風險,所以其實投保保險可以當成一個護身符來使用呢!而且在風險事故發生時,還可以透過保險公司的保險金給付來消除風險造成的損失呢!
看完本篇有其他疑問,歡迎使用底下留言板留言、MAIL小編,竭誠為您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