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買保險要找專業的保險從業人員買呢?

在劉潤的【商業簡史】一書中提到一個商品的交易過程中,都可以用一個〔售價-成本=品牌溢價〕,這邊的品牌溢價就是交易成本,保險的商品也是如此,而跟保險業務員購買保單的好處,不是讓消費者更花錢,而是更省錢,省下交易成本。舉例來說,自己搭配出商業保險的保單也不是不行,但你投注的時間、精力總和可能會遠高於直接向保險從業人員購買保單,那到底有那些交易成本呢?本篇文章一一告訴你!

交易成本的區分

交易成本具體來說,依照保單購買的〝前〞〝中〞〝後〞,可以分為以下的3項5類:

  • 購前:搜尋成本、比較成本、測試成本
  • 購中:協商成本
  • 購後:售後成本

關於購〝前〞成本

搜尋成本

當我們起心動念想購買自己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份保單時,我們可能就會想說自己先去網路上GOOGLE,但你有沒有一種感覺是該如何找尋資料,保險的整體觀念體系也太龐大,平常人並不容易理解相關內容,光搜尋保單相關資料就是很費時間成本的一份工作。

而每一位有資歷的保險從業人員就是你的龐大保險資料庫,他是透過每日日常一點一滴的輸入保險相關資料到腦中資料庫的人,當你需要時,他是可以馬上從腦中資料庫取出資料來給你的人!

比較成本

選擇想購買的保單時,市面上保險公司這麼多間,我該選擇哪一間呢?那為什麼要選擇這一間保險公司?這間保險公司會不會很雷很難理賠呢?那個家商品的優缺點到底又該怎麼去判斷好壞呢?

選擇保險公司時,卻出現障礙了,因為根本不知道從何比較起,我們去外面挑選美食餐廳,都還可以看GOOGLE的評價,大家的評論來做為一個參考,而保險公司並無這些依據可以供身為保戶的你做為參考依據。

每一位有資歷的保險從業人員,銷售給你保險商品時,他是賭上他的保險生涯的,關乎他賺錢的飯碗,所以他比你更在意一家保險公司的好壞及保險商品的理賠狀況!

測試成本

買保單不像一般的物品,我只需幾日使用,就可以知道這些物品好不好,有沒有瑕疵,往往需要理賠的時間,可能都是已經20年或30年繳費期滿了,此時才會開始測試我們購買的保單到底好不好?

而有資歷的保險從業人員因為本身經手的保單案件較多,他碰到的相關理賠案件也會比較多,所以他對於他個人所要銷售的保單,會是最理解的,因為他自己會比保戶有更多的機會測試自己賣的保單好不好和理賠狀況如何等!

關於購〝中〞成本

協商成本

在跟保險公司簽訂保險契約時,對於保險文件及保險法的相關規定,有考過國家保險經紀人證照及有資歷的保險從業人員,對於這塊更是錙銖必較,因為他懂得如何為每一位保戶爭取期最大權益。

如:要保書的填寫,健康告知書該如何填寫,是否該告知?這個在保險法都有相關規定!
如:購買保單,送給核保後,該如何替保戶爭取最優質核保條件。

身為一個專業的保險從業人員,都可以透過所學及經歷協助每一位保戶爭取過件和拒保時該如何跟核保適切溝通爭取最佳核保條件!

關於購〝後〞成本

售後成本

購買完保單,身為保戶的您應該最在意的是需要保險公司理賠時,該準備哪些文件?診斷書內容開得如何?保單受益人想改時該怎麼改?我買了車險發生車禍該怎辦?車禍和解該怎麼談呢?等這些售後服務。

保單的售後成本是全部的交易成本中最重的一塊,以一張人身保單為例,繳費期間可能都可以達到20年至30年之久,保障期間有些保單甚至可以續保到85歲或保障到99歲之久,一個保險從業人員需要服務保戶的時間,就會相對久。

結論

上面有很多成本都是時間成本,這些都是業務的品牌溢價,業務幫你省下大部分的時間成本,除此之外,業務本身也是花大部分的破碎時間去進修,學習這些專業知識,所以相對的,身為他的保戶的您,也省了學習保險知識的成本。

在保險從業人員的世界,其正確的公式應為〔售價=保費+品牌溢價〕,所以其實跟保險從業人員購買保單,其實都是買到超值優惠的保單的喔!大家要多支持這些願意服務您的這些有資歷且專業的保險從業人員!

有任何保險問題,可以在底下留言或透過E-Mail來詢問喔!

吳建鋒

吳建鋒

學得更多,不懂得卻更多了
持續精進自己
給予保戶最優質的保險服務
想了解更多關於保險Jeff資訊
可以點選上方的
【關於部落格】→【關於保險Jeff】

主機服務:金城事務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