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保單規劃必看

23歲出社會後的第一件事,媽媽即是請姑姑來家裡幫我規劃,人生的第一份成人保單,而傻不隆冬的我,只記得有簽字、寫基本資料跟付錢,買了什麼保障內容的保單,卻根本不知道!理賠時,卻不如預期….或者是覺得保費似乎沒花在刀口上…,看到這邊,不知是否有很多人跟我一樣呢?

成人保單規劃前置作業

現在已經是2024年了,是一個網路發達的世界,市場資訊比以前更加透明,大家在購買東西時,會習慣上網查查評價跟內容,而保險是在事故發生時,能協助我們度過難關的重要商品,且保單大多屬於長年期契約,因此在購買前是不是更應該自己了解一下投保內容,為自己權益把關呢?所以接下來就讓我們來聊聊吧!

開始主文之前,希望大家有時間,可以先行閱讀面臨風險,您不能不知這些費用! 及你買的保險有對症下藥嗎?,有助於了解跟加深印象哦!

保險離不開生活開銷

生活中的各種花費與開銷跟保險規劃都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每個人的消費狀況、收入、家庭負擔、理財習慣都不盡相同,規劃出來的組合當然不一樣!網路流行的罐頭保單,並不全然適合每個人,但可以參考罐頭保單的模版,再依據自身的狀況去做調整!

人的生命週期有不同階段,青壯年時期是我們一般所稱的責任重大期,上有老、下有小、左有房貸、右有車貸,各種開銷的夾擊下,讓我們可以繼續往前,是因為有賺錢能力、有現金流!可以cover 各種大大小小的開銷!身處這個階段的我們,要做的就是守護好我們的賺錢能力!保險即是一種工具,在風險來臨時,撐起我們的家!

壽險-俗話說留的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那青山不在了呢?啥都沒了嗎?不!我們可以請「壽險」出來照顧我們的家人!正因這筆壽險的身故保險金可以照顧我們家人的餘生,只是那金額要準備多少?也就是保額要做多少?這就是關鍵所在!

家庭甜蜜負擔

每個月的生活開銷、子女教育費用、房貸(或房租)、父母孝養金等,來計算所需的壽險額度!若是希望風險來臨時,家人生活可以不被改變,媽媽不需要因為另一半的收入不再進來而必須努力去掙錢,犧牲掉陪伴孩子的時間和品質,此時建議請把壽險額度拉高!

單身我最棒

我單身無家庭責任,我需要壽險嗎?請想想養育我們長大的父母親!父母會年邁,需要人家照顧,若是我們在身旁,親自照顧或是花錢請人家看護,至少父母都可以得到照護,但若是我們不在了,我們能留下什麼? 大概就只剩下錢了…..因此即便是單身也是需要規劃一定額度的壽險哦!

意外險-召喚意外三兄弟來助陣

先找到意外險大哥

根據衛福部110年死亡人口的統計,傷害事故身亡的人數大約佔3.6%,是不是比我們想像中的低很多!?大部分的人都還是因為疾病而亡,這也是為什麼我們把壽險擺在第一位來談! 那意外險呢?除了意外身故的金的給付外,意外險針對意外失能,會按照失能等級,按照比例給付一筆一次性的金額陪伴我們度過修復期。成年人可根據預算和工作性質做不同額度的規劃!一般100萬的意外險保費都落在1000塊左右(一般職業)!

二弟和三弟隨後到

意外險身故和失能部分,已經完成規劃,那可以順便將意外實支跟意外住院部分規劃在裡面,形成意外險保障的鐵三角,讓保障更全面!

基礎&進階醫療險-兩個願望一次滿足

基礎規劃重點一-實支實付

當今醫療進步,許多先進設備所進行的手術可以幫助病患傷口小且恢復快,不過所費不貲,例如:達文西手術,健保有納入部分疾病可以給付,但仍有部分疾病屬於未納入部分,故病患若是因醫生建議此種治療方式且本身也想要用此種方式治療時,仍需自費一定不小的金額,這金額對一般個人來說,可能相當於數個月的薪水,勢必會造成不小經濟壓力!

所以實支實付的存在,除了當醫療保障的地基以外,更是為了填補我們生病時的醫療費用支出而規劃的一個重要險種!

基礎規劃重點二-住院日額&手術險

在2024年的1月1日開始,實支實付形成了一個明顯分水嶺,讓雙實支走入歷史了,無法同時間購買兩張實支實付的商品了,在醫療費用的填補上會更為困難。

此時,建議可以透過「定額」的『住院日額』和「定額」的『手術險』來規劃,加強醫療費用的填補,及生病期間無法工作薪水損失的補償。

進階重點規劃一-重大傷病/特定傷病/重大疾病

此乃避免養病過程,可以讓生活不致被改變的險種。

初罹重病勢必要放下工作,先專心養病,當下可能會有需要買營養品、輔具、電動床等額外開銷,處處需要錢。此時,這險種可以在罹病初期就把大筆理賠金給你,自由運用,讓身為保戶的我們,可以安心養病。

更者,當今的醫療環境進步,許多治療無須住院,例如癌症的化學治療,許多只需門診注射,注射完畢即可返家,無需住院。住院醫療險不會啟動理賠。但注射的藥物一次可能需要好幾萬,且可能不會只注射一次,會需要經歷完整的療程,走完這段療程,不小心就花掉上百萬,加上雙實支實付規劃方式走入歷史,因此如下所示的「一次性給付」險種,更是我們保險規劃中很重要且不可或缺的部分。

進階重點規劃二-癌症險

癌症的治療花費很沉重,這是你我眾所皆知的實際情況,而重大傷病/重大疾病/特定傷病,這三個險種中,均含癌症的給付部分,但在精算上因這三個險種同時其它疾病種類納入保險的費率上精算,連帶保費呈現上,相對單純癌症險貴一些,可能會影響購買的保額額度,這時可以透過只針對癌症來精算費率的純癌症給付險種來做加強規劃。

癌症險給付部分,會區分以下兩種給付類型:

  • 一次給付型:罹癌初期即給付一筆金額,類似上述三險種,只是承保範圍只有癌症!不像上述險種另包含其他疾病。
  • 療程型:傳統的癌症險都是屬於療程型,也就是針對癌症的治療過程中所做的理賠給付,如因癌症而住院、手術、放化療等,每次給付一筆小金額。實際效益較低。

理賠給付上,還是著重在「落袋為安」原則,在確定癌症初期,就可以獲得一筆為數不小的理賠給付,舒緩治療上費用可能不足的不安情緒,規劃順序上建議以一次給付型癌症險優先規劃,有多餘預算再規劃療程型。

結論

險種的任督二脈打通時,接下來就是做決定的時候了。

  • 買保險其實就是在買條款,條款的限制越少越好,沒有一百分的商品,因此搭配規劃是最好的。
  • 保額要做足,當我需要用到保險時,能完全填補我的損失。
  • 費率要合理,買東西要追求性價比,太貴當然不要買,太便宜的也要看看保險公司的財務狀況穩健度等。畢竟保險是長期的繼續性契約。因此選擇穩定性高的保險公司也是有其必要。因此只要費率合理,負擔的起,可以持續繳下去才是最重要的。
  • 找到專業負責的人買,保險是個入門門檻很低但卻需要高度專業的行業,因此必須找專業負責的人,長期配合下來也才能夠開心愉快。

最後,祝福大家都有愉快的保險購買經驗,對險種了解,掌握自主權,有判斷能力後,所買到的保險就不會太差了。

陳思安

陳思安

誤入金融業的英文系竹科媽媽,人身及財產保險經紀人國考合格。
一直很低調的穿梭在客戶與家庭之間,日子很忙碌,心裡很踏實。
有點專業、有點認真、有點幽默、不小心還有點顏值,我勸你不要錯過!

主機服務:金城事務所